Party work
党建工作
党建要闻
党风廉政
群团活动
思想理论
主题教育专栏
职工合理化建议
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20日 来源: 阅读:6454
       如何创造中国经济可持续的健康未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使命之一。“十二五”规划表达了党带领和团结全国人民建设康宁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和公平正义的现代文明国家的决心。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我们已经站在正确的路上,关键是如何落实中央的精神,这涉及到我们方方面面的思路转变,人人都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必要。
       一、什么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两千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在《管子?霸业》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江泽民同志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145次“人民”两个字,以人为本的理念,执政为民的情怀,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十八大报告始终。报告明确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根本,树立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念,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应对和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与挑战的“金钥匙”。
       经济学中的经济健康发展是指经济结构合理,经济增长稳定,动力持续,社会和谐,市场化水平较高,国家,人民,社会,自然利益趋于统一。又称叫平衡可持续性发展。《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并指出经济发展要做到持续与健康。报告中的“两个加快”,从经济体制、创新、产业结构、城乡一体化和市场开放等五个方面提出一些关于如何做到经济发展的持续与健康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扎实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论断,吸收了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和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的精华,把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贯彻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二、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立足现实,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偏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推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只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手段而已,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增长就失去了意义。近年来,高科技、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这些本是手段的东西变成了目的,各级政府调动了大量资金向这几方面投入。一些地区政府由于根深蒂固的速度偏好,甚至把速度等同于增长本身,“发展是硬道理”被理解成了“增长率是硬道理”。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一方面,在世界经济全面萎缩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继续逆流而上;另一方面,人最基本的三类需要——就业、消费和教育无一得到充分地满足:失业率不断攀升、消费需求持续低迷、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极不稳定的社会发展期。极其严峻的社会形势突出表现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下岗洪水”和“失业洪水”;世界上最显著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世界上基尼系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最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破坏。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其关键就在于满足人们的各类需要,更好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显然,目前这种为生产而生产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行不通了。我们只能坚持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将以物质财富的扩张为中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尽快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人本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有效快速的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是“以人为本的新型的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产是人的目的,人的发展要服从经济的发展。而社会主义得经济生产的目的和经济的发展都要服从于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我国不是一切工作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而是一切工作包括经济发展方面的工作必须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中心。经济发展并不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社会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们在个性需要和才能发展方面提出的种种问题是经济发展远远不能解决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比较竞赛,不应被仅仅看作是一场经济水准和物质财富的比较竞赛。资本主义不可能做到以人为本,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主要体现在更高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增长率上,而是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上。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现代化建设,能够做到使经济与其它领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五个统筹”和“以人为本的新型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也是纠正片面化发展和畸型化发展的科学选择。
       三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将我国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使劳动者从手的解放、人力的解放越升到脑的解放。人所拥有的知识是惟一可以不断增值的、不断发展的、可再生的、体现收益递增规律的 社会共有资源。可以说,人才资源的投资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经济资源和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性资源,是各种各样战略的制高点。现阶段人口问题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的制约因素,造成这一状况除了人口总量过大外,根本原因还是人口素质低下,大量人力资源还是“原生”的,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要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包袱”转化为财富,必须未雨绸缪,调整投资结构,保持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资源结构的协调,加大人才资源的投入。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才能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完成从人口大国到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和平崛起。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管理正成为企业管理、国家管理的核心。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最终都表现为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仅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人“自身建设的现代化”,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观念的实质不仅在于把人看作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树立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而更在于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其根本目的;推进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健康发展;推进人的知识、情感和意志的协调发展;推进人的科技文化水平、道德风尚和创造力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充分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结合实际,我们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企业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承担着重组自然、社会和人力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人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以增进社会福利、提高生活质量的功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力资源已逐步替代土地等自然资源、资本等社会资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人的劳动才是企业发展根本动力,员工是具有能动的、高增值性的人力资源。人们逐步将企业家才能、技术专利等列入生产力要素,并通过干股、期权或知识产权等形式列入企业资产价值之中参与利润分配。“兵欲勇,必先利其器”,企业要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首先必须解决人的问题,构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关系着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企业以尊重人、识别人、培养人、用好人、留住人的观念和政策培养和锻炼员工,使员工具备创新才能,员工以严守承诺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创新、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企业,共同推进企业的发展,从而达到人企合一的境界。这种企业文化符合我国传统的“和为贵”、“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思想,追求个人的行为与企业目标的协调一致,企业与社会的协调一致。“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提高人的创造力为手段,以提高人的工作生活质量为目标,强调企业所有员工地位平等,承认每个人的自身价值,倡导人们的创新精神,努力创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成就人的优秀的人文环境。“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全员经营”将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员工的敬业精神内化为在岗奉献的具体行动,为企业尽职效力,积极奉献,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这适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每个员工都可以及时地、灵活地处理生产经营现场随时出现的问题,保证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显著地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另外,如何激发、培育员工的创造力也是成为企业管理工作重点。员工的创新精神是推动企业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实现新价值,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因所在。能使企业产品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的良性循环,确保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员工的智慧和能力的积累越多,人力资源的价值越大,企业创造能力就越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越大,企业的价值也就越大。人成为企业最好的资产。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如江苏省钢绳集团的“人心为本,人智为本,人和为本”,海尔集团的“以人为本、以德为本、君子之争、和气为本”,诺基亚手机的“科技,以人为本”。
       企业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我们这些员工的积极参与,要达到企业经济发展和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双赢,我们员工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起与企业同舟共济、利益一体的观念,时刻牢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培养对企业的归属感,做到与企业同发展、共利益。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职业技能,恪守职业道德,干一行、爱一行、务一行。同时,还要谨记“药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健康”,我们的工作关系着企业的存亡、甚至社会的安全。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为最重要的任务;做良心药,做放心药;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
       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不光是政府的事情,也是企业、员工的事情。无论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成的。只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企业员工各方共同努力,通力配合,在探索的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诚实守信,才能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昆明振华制药厂有限公司 梅 艳)